歡迎加入 「新竹縣文山國小野日記」 專案

起心動念 ----------文山國小/琬瑜老師

這學期因緣際會來到低海拔生態資源豐富的文山國小擔任三年級導師。
暑假期間,我注意到教室外的洗手臺測、牆角,常見泥壺蜂建造的土樓;開學不久,至少有兩次目擊小螳螂從教室牆上的螵蛸(卵鞘)中孵化;而上課時間有昆蟲飛進教室,更屬尋常。

在開學三週之後的九月下旬,雖然教學與班級經營的許多事情都還在適應,但我也開始思考是否能把握住下課時間、科任課與放學後的部分時間,結合iNaturalist作為線上紀錄簿,建置文山國小的生態資料庫。

透過日常觀察,我發現班上有三個特別愛抓蟲和青蛙的男孩,捕捉技術也相當純熟,常提著觀察盒帶昆蟲/澤蛙進教室。我時常需要花一些力氣說服他們:將抓來的蟲/蛙關在一個小小的盒子裡,其實對生命並不友善、甚至有時弱肉強食相當殘忍;尤其是需要很大的活動空間的動物,像是需要天空飛翔的蜻蜓......。並勸說他們盡快將蟲/蛙放走,或叮嚀著至遲放學前要放走。但我也請他們在將蟲放走之前,記得讓我拍照留下紀錄。我跟孩子們分享我觀察到,將螳螂放出去時,牠們其實花了許多時間在療癒著牠們的鐮刀。

雖然孩子們下課時間捕捉的昆蟲/蛙的種類可能與他們的個人偏好有正相關,另囿於實際上有限的觀察與紀錄時間,這樣的線上紀錄,很有可能會產生都是少數某些物種居多的數量偏誤;而我在學校除了上課和改作業,剩餘的時間也非常緊湊與有限,許多時候需要用到回家後和假日時間。但我仍相信只要持之以恆,日積月累,應該也能慢慢探索出學校與周邊環境的生物多樣性,於是建立了「新竹縣文山國小野日記」 專案。

觀察班上男孩們愛抓小動物的行為,常讓我聯想到閱讀「大地的窗口」時,所感受的人類喜好捕捉、狩獵、擁有的天性,只是有些人已能放下捕蟲網與昆蟲箱對生命的禁錮,進化為以相機獵獲和攝取;留下影像紀錄,還給生命自由。也因此讓我再進一步思索,如何從孩子們的興趣與行為,產生相對應的主題課程。

我也期盼著如果有更多學校的老師,甚至較高年級的孩子,都能夠參與學校動植物的長期紀錄,將使「新竹縣文山國小野日記」 這個線上紀錄簿的內容更加豐富,能夠增進孩子們日常對於環境與自然生態的敏感度,而長期紀錄的內容,也可以作為學校老師們上課引用的資料庫,以及孩子們自學的材料。

這項協作的正式邀請,在11/10這一天下午提出。
無論這些期盼最終能否成行與實現,都很歡迎大家加入「新竹縣文山國小野日記」 專案,一起透過觀察和拍照記錄,充實它的內容。

Posted on November 13, 2021 10:07 AM by giwas giwas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Add a Comment

Sign In or Sign Up to add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