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齒莧

馬齒莧(學名: Portulaca oleracea L.):為 石竹目、 馬齒莧科一年生草本,全株無毛。莖平臥,伏地舖散,枝淡綠色或帶暗紅色。葉互生,葉片扁平,肥厚,似馬齒狀,上面暗綠色,下面淡綠色或帶暗紅色;葉柄粗短。花無梗,午時盛開;苞片葉狀; 萼片綠色,盔形;花瓣黃色,倒卵形;雄蕊 花藥黃色;子房無毛。蒴果卵球形;種子細小,偏斜球形,黑褐色,有光澤。花期5-8月,果期6-9月。
中國南北各地均產。性喜肥沃土壤,耐旱亦耐澇,生命力強,生於菜園、農田、路旁,為田間常見雜草。廣布全世界溫帶和熱帶地區。全草供藥用,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消炎、止渴、利尿作用;種子明目;還可作獸藥和農藥;嫩莖葉可作蔬菜,味酸,也是很好的飼料。
中文名 馬齒莧
別 名 馬莧,五行草,長命菜,五方草,瓜子菜,麻繩菜,馬齒菜,螞蚱菜
拉丁學名 Portulaca oleracea L.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石竹亞綱
目 石竹目
科 馬齒莧科
屬 馬齒莧屬
種 馬齒莧
分佈區域 中國南北各地均產。廣布全世界溫帶和熱帶地區
命名者及年代 L.,1828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全株無毛。莖平臥或斜倚,伏地舖散,多分枝,圓柱形,長10-15厘米淡綠色或帶暗紅色。莖紫紅色,葉互生,有時近對生,葉片扁平,肥厚,倒卵形,似馬齒狀,長1-3厘米,寬0.6-1.5厘米,頂端圓鈍或平截,有時微凹,基部楔形,全緣,上面暗綠色,下面淡綠色或帶暗紅色,中脈微隆起;葉柄粗短。
花無梗,直徑4-5毫米,常3-5朵簇生枝端,午時盛開;苞片2-6,葉狀,膜質,近輪生;萼片2,對生,綠色,盔形,左右壓扁,長約4毫米,頂端急尖,背部具龍骨狀凸起,基部合生;花瓣5,稀4,黃色,倒卵形,長3-5毫米,頂端微凹,基部合生;雄蕊通常8,或更多,長約12毫米,花藥黃色;子房無毛, 花柱比雄蕊稍長,柱頭4-6裂,線形。
蒴果卵球形,長約5毫米,蓋裂;種子細小,多數偏斜球形,黑褐色,有光澤,直徑不及1毫米,具小疣狀凸起。花期5-8月,果期6-9月。

Posted on June 7, 2022 03:39 PM by kelvin_chen kelvin_chen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Add a Comment

Sign In or Sign Up to add comments